汉武帝时期有次宗室谋反事件——淮南王刘安谋反,淮南王刘安的谋反其实是由来已久,刘安的父亲刘长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,为刘安后来的谋反早就埋下了伏笔。刘长作为刘邦的第八个儿子,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,然而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,刘长虽然没有了母亲,但因此有机会得到了强权人物吕后的特别眷顾。后来刘长又被封为淮南厉王,可以说是权倾一时、富甲一方。令人想不到的是,有着如此优越条件的刘长,一生竟然遭遇了两次大的劫难,那么刘长究竟遭遇过怎样的劫难呢?他的悲惨命运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?
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第八个儿子,他的出生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,他的出生是刚好发生在赵国的一个谋反案,也就是贯高谋逆案。简单来说就是刘邦在经过赵国的时候,对他的女婿张敖非常不敬,骂这个张敖,结果引发赵王张敖的国相贯高要谋杀刘邦。所以等到第二年,也就是高祖八年,刘邦第二次经过赵国的时候,贯高就准备下手。而这一次,赵王张敖献给了刘邦一个美人叫赵姬赢咖5登录,这个赵姬因为和刘邦这一夜亲密的关系,就怀上孕了。到第二年,贯高谋反的案子就被发现了,发现以后,当然赵王还有贯高就被送到京城去审讯了。比较可悲的就是,刘长的母亲赵姬也受到牵连,被关到监狱关起来了。被关起来以后,她就提出来,她怀了皇上的龙子,要求把她释放出来。
但是这个事情上报给刘邦以后,刘邦当时正在恼火。当然我们可以理解,刘邦这个火还是有他的道理的,这个主要是因为刘邦一生没有经历过,特别是他当了皇帝赢咖5登录以后,没有经历过一次对他的谋杀案,这是惟一的一次谋杀案,而且这一次的谋杀案的主谋,很可能就是他的女婿张敖。所以刘邦特别火,在盛怒之下,刘邦对赵姬怀孕这件事就不予理会,所以赵姬仍然被关在里面。最后没有办法,她就托她的弟弟去通过审食其找吕后。审食其是吕后的亲信,吕后听说刘邦又有一个赵姬怀了一个孩子,吕后肯定不帮忙。吕后现在已经够麻烦了,因为刘邦身边有一个戚夫人,已经够她头疼了,再来一个赵夫人,那她岂不是更倒霉吗?更受冷落了,所以吕后也不管。审食其一看吕后这个样子,审食其也没有太用劲儿,这个事情就被搁置下来了。所以刘长实际上是在狱中,就是在他母亲被关押期间生出来了。所以赵姬生下来刘长以后,赵姬心里非常不平衡,她觉得自己怀了龙子,又没有参与谋反,最后是一直被关押,在关押之中生了孩子。孩子生下来以后,赵姬就自杀了。这是刘邦的儿子啊,刘邦的皇子不能够随便处置的,看守她的就把这个皇子送给刘邦了。刘邦看到这个儿子以后,刘邦这个时候气儿也消了,很后悔,觉得很对不起赵姬,于是他就厚葬了赵姬。这个孩子没有娘啊,就交给吕后,让吕后来领养他。
根据史记记载,刘长一出生就充满了悲剧色彩,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,可以说是孤苦伶仃,幸好有吕后的抚养才长大成人。那么当刘长长大成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,他究竟是如何给自己的母亲报仇的呢?
在吕后的宫中长大以后,刘长和吕后的关系就很亲密。在刘邦所有的儿子中间,因为我们知道,刘邦跟吕后有一个儿子叫刘盈赢咖5登录,就是后来的汉惠帝。除了这一个亲儿子以外,其他的七个儿子中间,只有刘长跟吕后的关系最亲密,她是从小把他带大的。所以在惠帝和吕后掌权期间,刘长没有受到什么虐待,因为他有这么一个背景,吕后不会为难她领养大的这个孩子。因为我们知道吕后执政期间,刘邦的儿子基本上是被摧残光了,特别是三个赵王,刘如意、刘友、刘恢,三个赵王相继都被杀掉。所以最后,就是到汉文帝继位的时候,刘邦的儿子中间只剩了两个人,一个是皇四子刘恒,他就是汉文帝,一个是皇八子刘长,兄弟两个的关系还是比较亲的。汉文帝继位以后,对刘长就比较迁就,所以他也比较放肆。到了后来,刘长跟汉文帝两个人一块儿出去打猎的时候,刘长对汉文帝的称呼都发生变化了,他叫汉文帝什么呢?叫大兄,兄长的兄,大兄就是大哥。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是兄弟,实际上是君臣,但是刘长因为这样一种关系,他干脆就叫汉文帝大兄,叫大哥,汉文帝也就应了,认了他弟弟这样一种称呼。所以在文帝这种庇护之下,刘长的胆子就越来越大,胆子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大事情。刘长长大以后,他知道他母亲的死是怎么死的了。‘
他知道他母亲赵姬死,他不能怨刘邦,因为刘邦是他的生身之父。他也不敢怨吕后,他把所有的怨恨都加在了审食其的头上。所以到了汉文帝朝,吕后这一族虽然被灭族了,审食其没有死,审食其还活着,刘长就专门去见审食其。审食其听说刘长来见,审食其就赶快出迎,迎到大门口。刘长就在审食其家的门口,趁审食其不备,突然之间拔出一个大铁锤,一锤就把审食其击倒在地。刘长带了一个随从,上去一刀就把审食其给杀了。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情,审食其被封为辟阳候,而且在吕后时期他做过丞相,是这么一个大臣,结果是被刘长一锤给结果了性命,所以这件事情非常大。刘长杀了审食其,立即就跑到汉文帝那儿向汉文帝请罪。司马迁赢咖5登录的《史记》记载,他是肉袒请罪,所谓的肉袒,就是把上衣脱了光着膀子。然后讲了三条,他说审食其该杀,为什么该杀呢?第一,赵国的谋反案我母亲是无辜的,但是审食其不出面,不极力营救我母亲,让我母亲也被关押了,这是第一桩罪;第二,赵王刘如意和他的母亲戚夫人也是无辜的,被吕后杀了,审食其完全有能力去协调这个事,他没有办,罪二;第三,吕后封诸吕危及到刘姓王朝,在这个时候审食其又不出手,去阻止吕后这样做。所以我杀审食其是为天下人除掉一个恶贼。
刘长长大后,把母亲之死的怨恨全部加在了审食其的头上。刘长认为,审食其的不作为是导致母亲身遭不测的根本原因,所以审食其应当死。在这里可以看出,刘长杀审食其是蓄谋已久的。从另外一个侧面,也显示出刘长是一个鲁莽之人,目无法纪。我们现在看来,审食其之死无疑是有些冤屈的。那么发生了这个大案之后,汉文帝是如何处置他这个弟弟刘长的呢?
杀了以后,当然这个事就闹大了,这个事情等于说他弟弟给他哥哥出了个大难题。刘长杀了审食其,汉文帝怎么办呢?怎么处理吧,朝中所有的大臣都看着汉文帝。汉文帝最后的处理是怎么处理的呢?不予处罚,就不了了之了。这件事情对刘长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情,这个人这个胆儿是越练越大,何况有他哥哥这么一个庇护,杀了一个人,而且杀了是一个曾经做过丞相的辟阳候,都没有受处罚。所以刘长就越来胆子越大,他胆子大到什么程度呢?第一,他在他的淮南国里边不用汉朝赢咖5登录的法律,自为法令,他按他的法律来执行,就是他搞成独立王国。第二,他在淮南国进出一律要戒严、清道。这个戒严、清道只是皇帝的特权,他诸侯王没有这个权利,他也要戒严清道。第三,他下的命令一律称制。我们曾经讲过吕后的女主称制,只有皇帝的诏令称制,他把他诸侯王的命令称制。所以杀了审食其以后刘长的胆子越来越大,胆子大到最后就出了一件大案子。到了汉文帝前元六年,刘长搞了一次谋反,他搞了七十个人,四十辆车要发动谋反,而且要勾结匈奴,勾结闽越。这个事情很快被发觉了,一发觉就把刘长抓起来了。
我每一次读《史记》,我都觉得很荒唐,我们知道前面的汉景帝赢咖5登录时期,曾经出过吴王刘濞的吴楚七国之乱,那个时候吴国是动用了几十万军队。刘长竟然是用了这么七十个人,四十辆车,他要搞谋反。而且这件事件在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中间是记载得很清楚的,在《汉书》中间也有记载,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也有记载,史书的记载是准确的,这个材料没有错。而且在把刘长抓过去审讯的时候,他也认账,就是这样爆发了所谓准南厉王的谋反。谋反以后要处理啊,最后的决定是把刘长诸候王给撤了,不让他做王了。然后把他迁到蜀郡一个县里边监视居住,把他监管起来,看管起来居住。然后用一个货车改造成囚车拉着他往蜀郡去,沿途各县负责给他供应食物。据史书记载,刘长说了这样一番话:“吾以骄故不闻,吾过至此,人生一世间,安能邑邑如此,乃不食死。”他说我因为骄横、骄傲,我不知道我的过错发展到今天,人生一世怎么能够这样郁闷地生活呢?所以不食而死,绝食自杀了。到了汉文帝前元十二年,也就是刘长死过以后六年,这时候民间传出来非常有名的一首民歌,这首民歌就这么几句:“一尺布,尚可缝,一斗粟,尚可舂,兄弟二人,不能相容。”这是汉代很有名的一首民歌,说一尺布再短,还可以缝成衣服;一斗粮食虽然很少,还可以舂成米大家来吃,兄弟两个人不能相容,这个矛头直指汉文帝。这个民歌后来就传到汉文帝耳朵里去了,汉文帝一听特别不是滋味,因为汉文帝一听就知道,因为这个民歌把刘长的谋反说成是兄不容弟。这样一来汉文帝感到心里很紧张,然后汉文帝立即就下了一个诏令,追尊死去的刘长为准南厉王,而且按照王候之礼隆重安葬了他,并且还派了三十户老百姓世世代代为他守陵。
在刘长杀死审食其之后,汉文帝并没有处罚他这个兄弟,致使刘长越来越狂妄自大、目中无人,后来竟然不自量力地走上了谋反的道路。刘长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性的一生,他生后没有母亲,死时绝食而死,那么谁应该为刘长的死负责呢?赢咖5登录
以我来看,刘长之死汉文帝肯定脱不了干系,罪是你定的,流放是你派的,最后死在路上,你是逃不了干系的。但是这个逃不了干系还有两种解释,一种是无意为之,一种是有意为之。我们先说无意,汉文帝不是有意要杀他的弟弟的,那么这方面有没有理由呢?有理由,第一,坚决不杀,汉文帝是坚决不杀刘长的。刘长谋反的事情被发现以后,汉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,大臣们第一次商议就是杀,汉文帝就说不行。重新再议论,大臣们就提出来还是要杀,那么汉文帝还不同意,那就只能废他的王位,可以废王位但是不能杀。最后同意就是说把他流放监视居住,汉文帝始终不主张杀他的弟弟。这可以说,这是汉文帝没有谋杀他弟弟的第一个铁证。第二,特别照顾,汉文帝对他弟弟还特别照顾,他有一个规定,说刘长到蜀郡监视居住的时候,他的妃嫔可以和他同行。要由当地政府给他盖房子,而且特意规定说,刘长每天必须保证五斤肉、二斤酒,这个待遇也是不错的了。第三,汉文帝还亲口说,他派他弟弟到蜀郡去监视居住,并不是长期的。汉文帝说了一句话,“吾特苦之耳”,我是有意让他遭一点罪,意思就是说,过一段时间我就把他接回来了,这是第三个证据。第四,当刘长绝食而死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,《史记》中间记载了汉文帝的表现,四个字“上哭甚悲”,就是汉文帝是大放悲声赢咖5登录,大哭一场。
这个大哭我们应当看到,确实有兄弟之情在里面,因为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就剩下他们两个。这样他这个小弟弟又死了,小弟弟死了他感到难过,大放悲声,应当说这还是可以理解的。第五,在他弟弟死过以后,汉文帝亲自下令,要处理沿途的那些官员,因为沿途的官员不给刘长那个囚车开封。司马迁的记载是,沿途所有的县都没有打开,没有开囚车,所以刘长是一直被关在里边,从陕西拉往四川就是这样的。所以汉文帝在刘长死了以后就下令,把沿途所有接待的那些县的县令一律处死。这个处罚我们今天看来只能说是四个字:委过于人。因为当时对诸侯王管制是很严的,有罪的诸侯王管制得更严,沿途的县令谁也不敢放,你万一把刘长放出来,他要是跑了谁负责任啊?所以谁都不敢开封。现在他死了,他就下令把沿途各县的县令一律处死,惩罚是很严格的。当然他想用这个惩罚,表明自己对弟弟是很宽厚的。最后一点就是封其四子,两年以后就把刘长的儿子,四个儿子全部封候。所以我们从这一方面来看,汉文帝对他弟弟刘长确实不薄。赢咖5登录
汉文帝对侍刘长可以说是仁至义尽,谋反之后依然对他厚爱有加,所以不可能是汉文帝有意谋杀了刘长。可是这里的论据只是做了表面的分析和论证,有人从汉文帝的性格入手,认为历史的真相是汉文帝有意杀了刘长。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刘长之死呢?刘长之死究竟与汉文帝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系呢?
我下面介绍第二种意见,有意为之,汉文帝是有意杀了他弟弟。我们先看看文帝跟刘长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刘长这个人我们刚才已经介绍过了,我们从那个介绍来看,刘长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。你想想他敢杀审食其,公开入宅行凶,而且他搞了七十个人、四十辆车就谋反,非常荒唐,说明刘长毫无政治头脑。那么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第一点我们要肯定汉文帝政治老练。我们举一个例子,大家想想在吕后执政期间,刘姓诸赢咖5登录王,特别是刘邦的儿子,三个赵王刘如意、刘友、刘恢相继被杀,然后调代王刘恒去做赵王,这个代王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。刘恒不去,吕后的命令他敢抗,而且他说了一个理由,他要为嫡母守边,这样把吕后给骗过去了。在整个吕后执政期间,汉文帝,也就是当时的代王刘恒干什么呢?刘恒就在那儿表演,刘恒是个高明的表演家,他装什么呢?装弱智,装孙子,他把吕后给蒙了。吕后就认为代王刘恒是一个没有大志的人,没有本事的人,你不来就不来吧,就放过他了。这一件事说明刘恒政治上非常老练。第二,杀了诸吕以后,要选一个刘姓王室的人做继位皇帝,选谁不选谁这是个关键时刻。在杀诸吕的时候,是齐王刘肥的三个儿子立了大功,就是当时一个刘襄,还有一个刘章,还有一个刘兴居。特别是那个刘章,立了很大的功劳,因为刘章杀了吕产,刘章杀吕产是荡平诸吕最关键的一步。所以当刘章杀了吕产的消息告诉给周勃以后,周勃就觉得大局已定,他就立即下令抓捕所有吕姓王族的人。所以刘章是立了大功的人啊,而刘章又是刘邦的孙子,刘章完全可以被立为皇帝。为什么刘章没有立为皇帝呢?
因为刘章太能干了,你想想吕后让他主持酒宴的时候,他就把一个逃席的人给杀了。所以刘章的果断、刘章的勇敢、刘章的智谋、刘章的胆略,让当时掌握着帝王废立之权的陈平赢咖5登录跟周勃感到害怕。陈平和周勃都怕立刘章,因为一旦立了刘章,他们就觉得,他们这帮老臣要控制刘章这个小伙子非常难。想来想去,刘章不立立谁啊?立那个刘恒吧,那个代王刘恒反正那是个弱智,立了他好控制啊。结果上当了,等到把代王刘恒迎过来周勃才知道,刘恒是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啊。刘恒来到以后,周勃当时就提出来要跟刘恒单独说几句话,结果刘恒就派他手下的人说,皇帝面前没有私话,如果是公话我们就到朝堂上说,如果是私话,你就免开尊口,一下给周勃就给挡回去了。这个时候周勃才知道,这个代王刘恒一点都不是弱智。
汉文帝是一个政治老练之人,从谋略上来讲,刘长根本不是汉文帝的对手。所以就有人猜测汉文帝靠谋略纵容刘长,致使他一步步走向死路,事实上是汉文帝用软刀子杀死了刘长。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杀死刘长呢?这个推断在《史记》中有什么蛛丝马迹吗?
这么一个政治老道的汉文帝当了皇帝以后,对他的弟弟采取了一系列宽容的做法,这个宽容叫我们今天想起来都不可思议。我下面列举一下汉文帝怎么宽容他弟弟,第一,他弟弟叫他大兄,他答应;第二,他弟弟公然杀死辟阳侯审食其,他不处罚;第三,他弟弟在淮南国一切按照皇帝的规格来生活,他不管;第四,当时有一个大臣叫袁盎,袁盎看到这个情况,跟汉文帝说了这么几句话:“诸候太骄,必生患。”像淮南王刘长这样的诸候,他这么骄横,一定将来会留下后患。最后司马迁写了三个字“上不听”,就是汉文帝不听,这是第四;第五,在刘长叛乱的当年,也就是汉文帝前元六年,刘长公然下令,把中央政府派到他淮南国的那些高官全部驱逐出境。这个做法就是不得了的事情,皇帝派来的官员你把他驱逐出境。汉文帝怎么做的呢?“帝曲意从之”,汉文帝委屈了自己,答应了;第六,淮南王杀擅无罪之人,而且擅自封赏他也默许;第七,发展到最后,淮南王就是他的弟弟刘长,给他哥哥写的上的奏章,都言辞不逊,非常傲慢无理。从我们上面列举的七点来看,汉文帝完全是有意地在放纵他的弟弟,让他弟弟一步一步地觉得可以无法无天赢咖5登录,最后发展到七十个人、四十辆车谋反,他是有意为之。而且在刘长被发现谋反以后,在处理的过程中间汉文帝表现得很虚伪,大臣们说要杀他不同意,大臣们再说杀他还不同意,最后只同意把他的王给他撤了,然后监视居住。就这他还要保证每天五斤肉、二斤酒,保证他的王候的生活,表现得好像是很“关照”。但是这个“关照”是要打引号的,而实际上当汉文帝决定把他弟弟从陕西押到四川,就是蜀郡,要走这么长的路的时候,袁盎又给他提了一个意见,袁盎这样讲:“淮南王为人刚,今暴摧折之,臣恐卒逢,雾露病死,陛下为有,杀弟之名,奈何。”袁盎又提醒他,说淮南王刘长这个人脾气非常暴,性格非常刚烈。这么一个人你给他关到一个囚车里,一个县一个县地押送,等于是沿途不断地游街示众啊。从陕西要把他游街示众到四川,这么一个长途的游街示众他能受得了吗?他受不了他肯定会自杀,万一他死了,你岂不落下一个杀你弟弟的恶名吗?所以袁盎给他提了醒。这说明汉文帝如果想不到他弟弟会死到路上的话,至少袁盎提醒以后他会知道的,他应当想到了,他起码知道他弟弟的性格,但是他还是不采纳,还要这样办。那么只有一个解释,汉文帝就是想让他弟弟在路上死了,只有这么一个解释。以上我介绍了两个方面的理由,不知诸位同意哪一个意见。依我看来,汉文帝谋杀其弟应当是比较可靠的一个信息。虽然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间,班固在《汉书》中间,没有这样直接表述,因为历史的记载有直笔,也有曲笔,这就是历史很难读懂的地方。所谓直笔,就是历史学家把历史事件真实地、客观地记述下来了,没有其他的意思在里面,这就是直笔。
另外一种写法就是,史学家把自己的观点,把他真实的看法隐藏在那个字里行间,需要读史的人凭着自己的阅历,穿透字面来了解真相,这就是曲笔。所以历史的难读之处就是它有直笔也有曲笔,司马迁其实用曲笔交待了汉文帝谋杀其弟。当然汉文帝为什么谋杀其弟?那只有一种解释,就是汉文帝他做了皇帝以后,惟一能够代替他的就是他的弟弟,虽然他弟弟没有多大的政治才能,毕竟他是可以接班的一个人选啊,是个合法人选。如果这个合法的人选除掉了,他岂不就高枕无忧了吗?所以应当说,这样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。但是汉文帝杀了他弟弟刘长,然后又封他的儿子,又封候又封王,这个做法其实是埋下了皇室恩怨的一个种子,这个仇恨的种子,到了刘长的儿子刘安的时候就爆发了。《史记》中间记载刘安也写了这么一句话:“时时怨望,厉王死,时欲畔逆,未有因也。”那就是刘安一直把他父亲的死,这个事情记在心里边,而且时时都想叛逆没有机会。刘长是在淮南王的位子上造反,刘安也是在准南王的位子上造反,所以淮南王这个爵位就好像是一道咒语一样,预示着谋逆,谁要是封候为淮南王,那就有可能造反。那么刘长其他的儿子没有被封为淮南王,他们是不是就能够摆脱这个咒语的束缚呢?赢咖5登录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赢咖5登录
赢咖5娱乐平台:www.shptgw.com